close

關於該取什麼筆名這件事,我考慮了好多年。

中學的時候本來想到一個跟我本名「怡潔」意思相呼應的筆名叫「悅清」,後來因為對仗對得有點瞎而且聽起來太像月經而作罷。接著我轉移目標,打算在我的姓「朱」上面做文章。「朱」是紅色的木頭,因此我想了個名字叫「丹木」,但我那個靠寫武俠小說吃飯的堂哥說,這名字忒像武當派的道士,我想想也覺著不夠響亮,決定另覓靈感。住在多倫多那幾年,我寫了一篇輕小說刊在北美「世界日報」,由於小說的男女主角透過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故事定情,我遂用「緒珍」一名發表。我爸為這事很不高興,說我已經夠不出名了還用筆名,又沒做什麼虧心事幹嘛躲躲藏藏,而且用筆名也罷了,還取個老氣橫秋完全沒有特色的名字,簡直遜到了家!如此經歷了一波三折,我就把筆名這件事擱下了。

可是,我還是很想要個筆名。倘若有一天,我真能靠筆名寫出什麼名堂,讓周遭的親朋好友驚嘆:「名作家『XX』原來就是你!」那感覺一定超讚,光用想的就一整個暗爽在心內。

所以啦,我還是沒放棄幫自己找個有潛力的筆名。翻遍了經史子集、詩詞典故,我終於評比出「最令我感動文字」的榜首:

上善若水。

第一次被「上善若水」這句話煞到,原因是趨勢老闆張明正跟作家王文華合辦的「若水基金會」徵求創業計畫,同學邀我去參選以致於我必須去逛基金會的網站,網站上解釋了基金會名稱的由來,靈感正是源自老子的「上善若水」。

上善,就是一級棒的意思。若水,即是上善,便是一級棒。

我用google查關鍵字「若水」,無意間又看到另一段提及「若水」的古文──《呂氏春秋‧古樂》有云:「帝顓頊生自若水,實處空桑,乃登為帝。惟天之合,正風乃行,其音若熙熙淒淒鏘鏘。帝顓頊好其音,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,命之曰承雲,以祭上帝。乃令鱓先為樂倡,鱓乃偃寢,以其尾鼓其腹,其音英英。」

若水,在這裡指的是地名,有人說在四川,有人說是曲阜,在我看來,哪裡都好,重點是顓頊「生自若水,乃登為帝」,表示若水有帝王之相,文章生自若水,搞不好哪天也榮登為文壇之帝。

還有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妙處:都取名叫「若水」了,即使身材一天到晚水腫,也不算枉擔了虛名!XD(我在說什麼啊?!)

就叫「若水」吧。

不只上善,還帶帝命,有這麼犀利的筆名加持,我肯定不日便能寫出如臻化境的文字,搞不好哪天還煉出一隻筆靈(註)!

不過,要拾人家的牙慧,不能不先拜拜碼頭,雖然沒法當面跟老子說一聲,至少也要知道他的前後文是什麼,弄清楚狀況好斷事。於是我跑去查老子《道德經》的原文,發覺裡頭是這麼說的:「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」

看到上善若水的註記,我彷彿被人搧了一記耳光。

原來水之所以上善,是因為它「善利萬物而不爭」。不爭,方能達到至善的境地,跟我用「若水」當筆名的原意大相逕庭。我想叫若水,可不代表我這人溫良恭儉讓,純粹只是因為我的狂,篤信自己有朝一日終將傲視八方!

不管了,我就是要叫若水。

多年來,我一直都有想寫作卻放不下其他工作、小說開了頭就嫌自己寫得爛而無心收尾的重症,想說休息一陣子再回來頭腦會更清楚,這一擱,往往就是無期限。身旁的人都說,我很像電影「美味關係」(Julie & Juila)裡Amy Adams飾演的那個除了烹飪一事無成的家庭主婦Julie,罹患了嚴重的「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」,簡稱 ADD( attention disorder disease)。因為無法專注,又缺乏恆心,導致想做的事都做不成。韶光虛度,人生終究還是乏善可陳。

然而,寫小說,始終是我的夢想。

古人說:「必也正名乎。」煞有介事地寫網誌紀錄我取筆名的過程,其實是舉辦了一次昭告天下的儀式,督促我從此以上善自期、以登帝為標竿,用心經營我的文學創作生涯。

今生不求立德立功,至少也要立言哪。

到我閉目離世那一天,我想也唯有文字,能叫我走得不留一絲遺憾。

註:「筆靈」是 26歲內蒙古作家馬伯庸的作品,描寫筆塚主人不忍天下文人精魂隨肉身消逝,將之煉成筆靈,可世代流傳,與後人肉體神會融合。擁有筆靈者,將按筆靈特性被賦予異能,呼風喚雨、顛倒時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cchu00 的頭像
    jicchu00

    若水草堂

    jicchu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